设为首页收藏本站邀请码繁体中文

资料搜索库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498|回复: 0

若能布施心 智慧能行深(第四十七集)

[复制链接]

10万

主题

10万

帖子

33万

积分

积分
338136
发表于 2024-3-19 15:04:5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若能布施心 智慧能行深(第四十七集)

若能布施心 智慧能行深

佛经就是这么经典。证悟成道的人能善分别一切法相。他们虽然心中知道,这个事情吵架了,好还是不好,他有这个意念,但是虽作意而不著,也就是说虽然有这个念头,但是没有进入这个执著之相中,所以说“空”。师父上几集跟你们说到空、无相、无作。你的心空了,知道一切是缘分,你不会去参与别人家里吵架的事情,你就空了。你空的话,是不是无相?你觉得人家太太好,还是先生好?无相,不著相了,不因为自己是太太的朋友就说太太好,或者是先生的朋友就说先生好。不著相,然后就没有作为,不会去讲别人不好,也不会去劝架,只能笑笑,这是你很明白的道理,就是佛经上讲的“三解脱门”。

能善分别,用这个如如不动的善分别,因为当下自己性空了,不会为人间的一切去著相,这就是第一义,就是佛学的第一义谛,即真谛。真谛就是我们讲的“三解脱门”,因为它本身是空,所以它无相、无生。《心经》中就是讲的无生无相,所以佛学的真谛并不是形而上的道体,就是说不是形式上佛道的体现,而是真正的内心的一种智慧的体现。现代的哲学解释,学佛人经常讲的本体是什么,其实本体就是真谛,就是你心中认为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,你本性中的真谛,而任何人不能改变的真谛,真理就是这样。过去经常说“歪理十八条,真理就一条”就是这个道理,因为你心中有真谛了,所以“能善分别诸法相,于第一义而不动”。如果你今天能够善地分别、善地解释所有人间、世界上的一切法相(一切现象),这就是你心中的“第一义而不动”,也就是说你如如不动的本性,你知道的真谛,所以怎样也不会改变,就是第一义谛。

凡夫心意识的境界随外境而变化,别人说这个人好,你就说这个人好;别人说这个人坏,你可能跟着一起说坏;而一个有智慧的人,他心净,心自己净下来了,可以度到诸禅,就是“心净已度诸禅”。当你的心明白了真谛之后,你的内心就有禅定,所有的禅定都会出来。所以“已于诸法得自在”,对人间所有的法相,发现的所有的相都能够看破、看穿,能觉悟,当然得大自在。比方说两个人吵架吵了半天,你笑笑,你想到了这是因果,明天他们会好的;过几天你再去看,他们两个保证好得不得了了。你知道这个义谛,怎么会卷入到这种矛盾之中?

“能善分别诸法相”就是你的行为和作为“于第一义而不动”。佛教为什么叫我们如如不动?不要因为别人说什么而改变自己的观点;不要因为别人在做什么行为而改变自己的初衷;不要因为别人在想什么,而让你内心跌宕起伏。这就是师父告诉你们的,你们可能看见别人说什么,所以说“我要克制”,这个成立;如果你说别人在做什么,你看到了,你听到了,这是事实;但是别人在想什么,你说“我没有看到,也没有听到,也没有看到他做什么动作,也没听他说,为什么我会这么生气、这么难受”,因为别人的思维会影响到你,别人的思维在非常微妙的人生内心的展现中,他会以微妙的表情和微妙的行为让你感受到他对你的忌妒、瞋恨或者赞扬,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body language(肢体语言)。所以人与人心有灵犀一点通,这个“灵犀”实际上讲的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是五个意识,是单一的意识,而第六意识是全方位的意识。你的感受,跟这个人一接触就知道这个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;对方没有讲过话,但是你就知道他今天来者不善,这就是人的灵犀,就是第六感觉。

懂得这些之后,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要如如不动,我们懂得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虚幻的。只有找寻到佛的境界,才能自在而不执著,才能知道这一切都会过去的。就算今天有再大的困难,明天还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明天;今天有再大的烦恼,明天就没了,因为这是无常的。这是用正能量的无常来解释你的人生,而不是天天混日子,觉得“反正这是无常的,我无所谓”。所以“是故稽首此法”,也就是说懂得四圣谛的都要好好地稽首。我们说“稽首皈依苏悉地”,稽首就是磕头。《心经》中讲到“照见五蕴皆空”,五蕴就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。怎样把自己的意识也能照空呢?就要有般若力,般若力就是智慧。

最后,师父要跟大家讲个故事。人间一善解百灾,所以不要以为做一点善事好像没有功德。

在藏经中有一个印度人,在马路上花园边捡了一朵花,他没看见过这么漂亮的花,花是金黄色的,非常庄严,他想先插在自己的脑袋上庄严一下。后来一想“我这个脑壳是无常的”,然后再一想“我要是死了,这个脑壳就被狗吃了,或者被狐狸吃了,或者被其他动物吃了都可能。嗯,不配戴这朵花。”所以他就没有把这朵花放在自己脑壳上。

他用手捧着一朵这么漂亮的花走到寺庙去,看见释迦牟尼佛的像非常地庄严,他就念佛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,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……”因为念佛的功德,他身上突然之间发热,每个毛孔都张开了,热得不得了,非常舒服。(就像现在我们学佛人念经,念得好的也会浑身发热的。)在供花的时候,他想:“佛是大慈大悲的,佛是非常有智慧的,佛是福慧两足尊的(又有福、又有慧),我以这样的心来供养花,佛一定会加持我。”

供养完,他把花放到佛陀的前面,然后说:“我供养花究竟有多大的功德?”心里就衡量供养这朵花的功德。他自己不知道有多大功德,就找到一位比丘,他说:“大德,我刚才以这样的心情,我身上每个毛孔马上都有热的反应,以这么一朵花供养佛,您看一看,功德有多大?”这位比丘说:“我刚出家受戒不久,只知道离开世间的痛苦,其他的我都不知道。我也没有什么道德,也没有读过什么经,也没有读过书,你问我这个,我没办法回答你。你去找一个读过经的法师问,看你这朵花供养之后有多大的福德。”

他又找到一位读经的法师问:“师父,我供养了这朵花有什么功德?”这位法师就告诉他:“你供这朵花多大的功德,我不知道,我也没有神通,我只是在念经,自己求福德。供花的功德,经上说是有的,你供这枝花的功德多大我不知道。那边有个坐禅的阿罗汉,你去问他,他有神通,他是证得了阿罗汉果的。”

这时候是佛陀涅槃之后还没有多久,证得阿罗汉果的得道之人有很多。于是,这个供花的人就走过去问证得六通的阿罗汉:“大德,您已经得了阿罗汉果,您能告诉我,我供花有多大的利益吗?”这位阿罗汉就入定了,一入定魂魄就出去观察了,观察完毕,他就说:“我看到你供养这朵花,你身体的报身舍了之后会受天上的福。你的一生至千万亿世,这是一个大劫。从一大劫到八万大劫,就是因为你供了这朵花,你的福还没有用完,以后的我就不知道了。”他有功德的。(阿罗汉的神通能够看到八万大劫,为什么在人间有些人通灵只能看到地府而看不到天上?有些人只能看到鬼,看不到菩萨?而有些人能看到菩萨,不一定看得到鬼?这一切有待于他修心功德的大小。)因为阿罗汉的神通只通到八万大劫,再上去他不知道了。旁边围着凑热闹的人就问阿罗汉:“师父师父,您老人家有神通,您答复不出来,您能不能到天上去问问弥勒菩萨?”让他再跑到更高的地方去问菩萨。

于是,这位阿罗汉坐在那里入定,他的灵魂神识就到兜率天去问弥勒菩萨。弥勒菩萨说:“这个人只受世福(这个人只受到了世间的福报),果报还没有尽(就是因为他供养花的功德大到,受到的世间的福到现在还有福气,果报还没尽),你们要问的这种事唯佛与佛乃能究竟(只有佛才能究竟,才能探索到供养这朵花究竟有多少福气),一切补处菩萨都不能究竟(补处就是候补位,还没有到佛的位置的)。”弥勒菩萨的意思就是这种事情只有佛才能知道究竟,连一切补处菩萨都不能究竟,都不知道,都看不到底的。弥勒菩萨笑着说:“你等我下去成了佛之后再来跟你说。”就是说“等我到了人间去救人之后成了佛,再来告诉你”。

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,他只是一点点用供养佛的心情去供养一朵花,弥勒菩萨都说不尽他的福德,供养一朵花就有这样的功德。布施的功德会让你随心所欲,你今天布施了一朵花之后,很多事情都顺利了。在我们人的眼中还把物质看得很重,他说“我要布施花,我能够……”但是在菩萨的眼中不会把它当成一个很重要的事情,因为菩萨觉得供花是正常的,物质随缘。

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,不管供养什么,就像刚刚这个居士一样,要用心来布施。觉得自己不够位,要把这朵他认为非常美丽的金色花朵供给伟大的佛陀。不单单是这朵花的供养,还要法供养,什么叫法供养,就是用心来对人家好,用心来供养别人,因为这样的供养,你不会贪著世间的福德,甚至连智慧都不贪。但是你不贪,它会不会有?这个故事就告诉你们,只要不贪,就会有无量无边的功德、无量无边的福德和智慧。每一个事情都好好地用心供养的话,一定会成就佛果,所以这个功德没办法说了。小小地供养伟大的佛陀一束花,唯佛与佛乃能究竟,也就是说只有佛才能知道这朵花到底有多少功德,而我们人是不能知道供养这朵花有多少功德的。

我们学佛人要懂得用心,做什么事情要深,要用心(内心)来做。就是《心经》里讲的“行深”——行要深,“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”。当你在这么做的时候,观世音菩萨说才能“照见五蕴皆空”。也就是说,你学佛越认真,越能照见五蕴皆空。希望大家好好地学佛,能够照见五蕴皆空的话,你就能够得到正等正觉,以后还能成为佛——无上正等正觉。

好,今天就跟大家讲到这里。希望下一次能够再跟大家讲怎样“照见五蕴皆空”。谢谢大家。

【师父看图腾 知晓前世今生】
【〔视频〕正信正念 慧命长存 ——恩师卢军宏开示集锦】
【新加坡心灵法门共修会 十周年分享会花絮】
【〔视频〕法门初学者功课 + 上心香步骤】
【〔视频〕经文功效合集】
【〔视频〕经典组合念诵指南】
【〔视频〕经典组合简介】

App下载地址

安卓点击下载:


下载地址一下载地址二



   (点击二维码图片跳转下载地址)

感 恩 分 享   功 德 无 量


    恳请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慈悲,龙天护法诸位佛菩萨慈悲!

    在此篇文章的编辑、整理过程中,如有不如理、不如法之处,恳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原谅、诸位佛菩萨和龙天护法菩萨原谅!

     祈求观世音菩萨慈悲加持保佑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,都能够在心中种下一颗菩提种子,结下一份善缘,消业障、开智慧!

    如果您觉得此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动动手指转发到朋友圈或者推送给您需要的朋友。 感恩您的善举,随喜您的功德。也许正是您不经意的一次转发刚好可以帮到有需要的人 。


更多推荐





上一篇:执著是误 解脱是智(第四十八集)
下一篇:观法无我 恒常不变(第四十六集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首页|网站大全|手机版|资料搜索库

GMT+8, 2025-1-1 14:30 , Processed in 0.247189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X3.4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